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下列不属于抒情小赋的是

什么是声无哀乐论cc

时间:2024-07-01 21:36 阅读数:723人阅读

声无哀乐论名词解释“声无哀乐”是一个古代哲学概念,起源于中国古代儒家学派。它是指人类的声音是没有固定的情感色彩的,不具有哀乐的区分。在古代中国的音乐中,哀乐是重要“声无哀乐论”最核心的论题便是:1.声音不能使人产生人心中本来没有的哀乐之情。2.声音不能传达哀乐之情注意:这并不妨碍声音可以使人心中原本就存在的情感表达出来。首先我们看

˙0˙ 《声无哀乐论》是由魏晋名士、“竹林七贤“之一稽康所著,文中通过“秦客”与“东野主人”的八次论难,阐述了“声无哀乐”的观点。关于音乐的本质,稽康认为音乐是客观的存在,总之“和”是《声无哀乐论》思想的核心。在哲学的层面上,“和”是指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,音乐承载了这种和谐,因而“和”美是音乐追求的最高理想。以“和”为美,

《声无哀乐论》是魏末嵇康的论乐名篇。作者采用“清谈辨难”的形式,以“秦客”与“东野主人”的八次变难,阐述了他的音乐美学思想。其中“东野主人”指作者本人,秦客代表虚构嵇康的观点是:音声是自然的声响,它本身无所谓“哀乐”。“哀乐”在人思想情感是人特有的属性,音响无此特性。三、《声无哀乐论》的出现在人类音乐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《声无哀乐论》

魏晋时期嵇康所作,集中体现了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,文章以“东野主人”代表自己,以“秦客”作为自己虚设的论敌,通过“秦客”和“东野主人”一问一答的八次辩论,嵇康音乐思想的核心观念就是“声无哀乐”,意谓音乐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感情则纯粹主观,所谓“心之与声,明为二物”二者并无因果联系。《声无哀乐论》通过“秦客”和“东野主人”层层推进

壹狗霸部分文章、数据、图片来自互联网,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。

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删除。邮箱:xxxxxxx@qq.com